?
2020年,全國實際使用外資9999.8億元人民幣,同比增長6.2%(折合1443.7億美元,同比增長4.5%;不含銀行、證券、保險領域,下同),規模再創歷史新高。
商務部剛剛公布的全年吸收外資成績單報喜。
在總量創出歷史新高的同時,還有諸多亮點:
——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
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7767.7億元人民幣,增長13.9%,占比77.7%。高技術產業吸收外資增長11.4%,高技術服務業增長28.5%。
其中,研發與設計服務、科技成果轉化服務、電子商務服務、信息服務分別增長78.8%、52.7%、15.1%和11.6%。
——主要來源地保持穩定
對華投資前15位國家和地區,投資增長6.4%,占比98%,其中荷蘭、英國分別增長47.6%、30.7%。東盟對華投資增長0.7%。
——區域帶動作用明顯
東部地區吸收外資增長8.9%,占比88.4%,其中江蘇、廣東、上海、山東、浙江等主要引資省份分別增長5.1%、6.5%、6.6%、20.3%和18.3%。
東北地區和中西部地區部分省份增長明顯,遼寧、湖南、河北等省份分別增長13.7%、28.2%和35.5%。
值得注意的是,2020年,我國成功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重沖擊,在全球跨國直接投資大幅下降的背景下,我國全年實際使用外資逆勢增長并實現了引資總量、增長幅度、全球占比“三提升”。
“圓滿完成穩外資工作目標。”商務部如此總結。
這一成績來之不易,也屬必然。商務部研究院副研究員龐超然在接受《經濟參考報》記者采訪時指出,過去的一年,受疫情影響,全球跨境投資大幅下滑,我國率先實現復產復工,出臺一系列穩外貿穩外資政策,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秩序在最短時間得到恢復,促進了消費回補和市場回暖。
“在此背景下,我們吸收外資逆勢上揚,表明外國投資者持續在華發展的預期和信心。同時,外資流入呈現結構優化態勢,更多投資流向服務領域和高技術環節,順應了國內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,也將為我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貢獻積極力量。”龐超然說。